庆长三年(1598年),日本的事实掌权者丰臣秀吉不幸病逝,丰臣政权内部的矛盾顺势爆发。就在丰臣秀吉去世的同一年,德川家康公然违背丰臣所设的法令,私底下与其他大名商讨婚事。前田利家得知后,立即派人质问德川家康,而德川家康却表现得十分强硬,拒绝让步。由此,两人之间的对抗迅速公开化,许多大名也纷纷选择站队,形成了鲜明的界限。
此时,前田利家正居住在大阪城,而德川家康则在伏见城。支持前田家的各位大名迅速汇聚于大阪的前田邸,而支持德川家的大名则在伏见的德川邸聚集。德川家康与前田利家之间的这一对抗,被后人视为关原之战的“先导版本”,支持前者的大名多数后来加入东军,而支持后者的大名则大多投向西军。
奇怪的是,在关原之战期间担任西军核心武将、实际统帅石田三成的好友大谷吉继,此时竟然带着军队前往伏见德川邸,公开支持德川家康。当时身在伏见德川邸的十二位大名中,唯有大谷吉继在后来选择加入西军。那么,为什么大谷吉继当时会站在德川家康一边呢?
展开剩余54%丰臣秀吉后期的一系列失误,使丰臣政权在他临终前已经变得岌岌可危,而德川家康则稳稳占据了日本第二号权臣的地位。正因如此,丰臣秀吉临终前尽管出台了以“五大老,五奉行”为核心的一系列法令措施,以限制德川家康的权力,另一方面却也给予了德川家康行使丰臣家大权的正当性。
作为丰臣秀吉深得宠信的近臣,大谷吉继的态度自然受到了丰臣秀吉对德川家康复杂心态的影响。笔者个人认为:大谷吉继的考虑或许是希望维持“五大老,五奉行”的体制,以及德川家康对丰臣家事务的代管状态,直到丰臣秀赖成年能亲自执政。毕竟,那时德川家康已经接近六十岁,而丰臣秀赖在生理上则相对年轻,具备更长的治理潜力。
在“五大老,五奉行”体制尚且完好之时,大谷吉继的根本立场无疑是支持德川家康。因此,在德川家康和前田利家对抗的时刻,大谷吉继作出了支持德川家康的选择。然而,随着“五大老,五奉行”体制的逐渐崩溃,以及其他事件的影响,大谷吉继最终也不再继续支持德川家康。
发布于:天津市领航优配-领航优配官网-全国炒股配资门户-配资技巧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